双寡头地位尚稳
新鲜血液的加入,势必会对现有格局产生影响,但目前这种影响并不大。
“众多品牌进入欧系轻客市场肯定会对全顺产生影响,也会带来振动,毕竟别人多卖一辆车,我们就少卖一辆。目前新进入企业的影响主要是宣传方面的压力,对销量的影响还不大。另外,新进入企业能否生存也有待观察。我们已经过了盈亏平衡点,不少新进入企业仍处在亏损状态,远未达到盈亏平衡点。”江铃汽车销售总公司全顺品牌经理涂文旺告诉《商用汽车新闻》记者:“我们与南京依维柯也是有区分的,南京依维柯使用的是卡车底盘,更倾向于载货功能。全顺则是从舒适的角度发展,更适合在城市使用。”
2011年,南京依维柯销售轻客3.89万辆,同比增长21.38%(增量为6859辆);江铃全顺销售轻客5.86万辆,同比增长11.9%(增量为6237辆)。目前欧系轻客的主要销售区域以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,长三角就是欧系轻客增长最快、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。“以浙江为例,江铃全顺和南京依维柯在当地几乎形成垄断之势,新军想要攻克这些区域市场着实不易。按照大类用途划分,欧系轻客主要分为客货两用车、封闭式厢货、座位客车和改装车等。其中封闭式厢货、座位客车和改装车多为行业采购,对价格相对不太敏感,尤其是公、检、法、司等政府采购更是要求严格,客户往往把车辆品牌和品质放到第一位,把价格放到第二甚至第三位。”业内人士认为。
由此可见,品质是欧系轻客的生命。而双寡头拿下如今的市场地位并不容易,都在品质上下了一番苦功。“商用车取得成功不可能只依靠某一方面的原因,而是要经过多年的沉淀。商用车的原则是实用,一定要让用户用起来很方便,全顺就是从这个方面进行改进。我们不会过分关心外观,而是更重视舒适性、承载能力、操控性、动力性等。新进入者要想借鉴我们的配置很容易,但做到匹配合理、优化就不简单了。例如,为了发动机盖擦洗方便,全顺在车头左右分别设置了脚踏板,如果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到的;我们还在物流车地板上设置了绑绳子用的铁环,用来固定物品,避免物品在运动中滑动,值得注意的是,铁环与地板平行,不用时可以嵌入地板内,不碍事;全顺的仪表台上有专门的高速公路IC卡插槽,这样既方便司机取到IC卡,也保证卡片不会在行驶途中被颠掉。据我观察,几乎没有企业会特别在仪表台上做这个插口,有些产品虽然也设计了卡槽,但是将很多卡片放在一起,司机需要在众多卡片中翻找。总之,这些细节用起来方便又不容易被模仿,这就是品牌沉淀,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。”涂文旺介绍道。
外患不容忽视
新进入者虎视眈眈,来自其他领域的竞争也不容忽视,那就是日系轻客和大微客带来的冲击。
传统日系轻客的市场份额虽在缩减,但生产企业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市场,产品正在向高端、节能、轻量化发展。一些专家认为,凭借大尺寸、低油耗、低价格等优势,日系轻客的竞争力依旧强劲。去年1~11月,金杯轻客销售84567辆,同比增长15.66%。对于轻客市场多年的销量冠军而言,近年来通过在产品更新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努力,市场地位已经止住跌势。
此外,微客产品越做越大也给欧系轻客带来了不少压力。眼下该类产品正不断向城市物流用车领域渗透,其经济性和价格优势不容忽视。
面对挑战,欧系轻客企业充满信心。“微客会对欧系轻客产生影响,不过由于安全性较低,我认为微客迟早会被淘汰。如果国家法规得到严格执行,微客几乎都不能上牌,因为这种产品很难通过碰撞试验。另一方面,能通过测试的微客,价格绝对不会保持现在这样2万~3万元的水平。”某欧系轻客企业人员向《商用汽车新闻》记者表示:“日系轻客则是受累于其品牌影响力。轻客市场可分为3个档次,价格低于8万元的属于低端产品;中端轻客的价格一般集中在8万~12万元之间,中低端轻客的代表是沈阳金杯、东南得利卡等源于日本技术的产品;12万元以上属于高端轻客。一方面,由于价格无法提高,日系轻客的安全性也存在问题,只有把品牌做起来、价格提上去,才能有精力去考虑安全性,不改善安全性,日系轻客同样没有出路;另一方面,已经给用户留下中低端印象的日系轻客很难提高价格,因为它的品牌价值无法支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