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“你这么美 你这么媚”——王力宏《美》,相信对于喜欢王力宏的“力宏控”们,对这句歌词一定不陌生。也许您有所不知,其实力宏这首歌也是唱给“现代瑞纳”听的,铺天盖地的宣传,只为瑞纳而美,当然,这里的美不仅仅是外形。而对于瑞纳全系如此多的车型,我们不禁要问,到底哪个才是最“美”?
瑞纳在2010年上市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,同级别中的关注度也直逼老牌车型——大众POLO,它的成功因素有很多,而在广州车展上市的两厢版车型,又给瑞纳2011年的销量前景多了一分保证。
现代瑞纳全系价格明细表 | |
车型 | 官方指导价(万) |
2011款 瑞纳 两厢 1.4L GL MTX | 7.39万 |
2011款 瑞纳 两厢 1.4L GS MTX | 7.98万 |
2011款 瑞纳 两厢 1.4L GS ATX | 8.69万 |
2011款 瑞纳 两厢 1.4L GT ATX | 9.09万 |
2010款 瑞纳 两厢 1.4L GLS ATX | 9.99万 |
2010款 瑞纳 两厢 1.4L Spyle ATX | 10.19万 |
2010款 瑞纳 两厢 1.6L GLS ATX | 10.69万 |
2010款 瑞纳 1.4 GL MTX | 7.39万 |
2010款 瑞纳 1.4 GS MTX | 7.89万 |
2010款 瑞纳 1.4 GS ATX | 8.69万 |
2010款 瑞纳 1.4 GT ATX | 9.09万 |
2010款 瑞纳 1.4 GLS ATX | 9.99万 |
2010款 瑞纳 1.4 BLUE ATX | 10.19万 |
2010款 瑞纳 1.6 GLS ATX | 10.69万 |
制表: |
● 外观:两厢与三厢同样“美”
瑞纳外观之于雅绅特(上一代)的改变无疑是翻天覆地的。“流体雕塑”是个极具立体美学称谓的概念,它被再一次应用起来(前一次是IX35),实际效果还算不错。没有盲目的追随同级别普遍的家用风格,让人感觉更加年轻化、运动化。
瑞纳三厢版外观展示
通过复杂多变的线条来刻画车身的动感效果,着就是所谓的“流体雕塑”,尤其是对于一款非常需要修饰曲线的三厢车型而言。它很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口味的时尚诉求,犀利而不流于庸俗。
瑞纳两厢外观展示
因为造型的变更,两厢自然与三厢版有所区别,尺寸上看,1700mm的宽度、1460mm的车高以及2570mm的轴距都维持不变,唯一的变化就是车身长度减少255mm,由三厢的4340mm缩减至4085mm。而这种数据的改变,带来的是更紧凑的尾部,和更干练的整体外观印象。
瑞纳只有GLS高配车型才配有195/60R16的轮胎+铝合金轮圈,而其余车型则都是175/70 R14搭配钢圈的标配。对于价格将近9万的车型来说,北京现代做的有些不够厚道,与其让用户自己去改装店花钱改装,不如厂家直接把这份钱挣了。
瑞纳提供7种不同颜色
瑞纳共有7种车型颜色可供选择,他们分别是玫瑰红、宝石蓝、炫丽黄、流沙金、星辉银、优雅白、乌木黑。它可以满足年轻人群的不同个性化需求,既有稳重(黑色)的一面,又有个性(黄色)的一面。
● 内饰:不流于庸俗的两种选择
首先要说明:两厢版瑞纳与三厢版本在内饰方面没有任何差别,提供上深下浅和浅灰双色两种内饰色调。其中控台造型倾斜而下,部分按钮触手可及,操作更为便捷。此外中控台都采用了亮黑材质,周围以及内部都有一圈U型银色装饰贴面,视觉效果良好。
除了上深下浅的内饰格调和方向盘的车标,你几乎很难找到现代家族的影子,紧凑的中控按键布局和黑色的衬底板都透露了一丝运动的气息,即使在空调出风口形状这些细节上,也都体现了瑞纳年轻化的定位取向。
中控面板上采用的是黑色钢琴烤漆和金属材料搭配,看起来非常鲜亮,在中控面板上,除了常规的音响、空调单元,我们还看到了MP3以及ipod的标志,另外我们还看到了AUX以及USB接口,因此在娱乐功能方面,还是非常全面的。
● 动力系统:1.4L和1.6L没有激情
4AT在小型车里很普遍,没什么特别之处
动力系统方面,性能一直不是韩系的长项,而瑞纳依然延续上一代车型1.4L、1.6L自然吸气发动机,只是在技术细节上有所调整,参数也相应有所提升。显然,1.4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主打车型(1.6L为高配车型标配),它的最大功率达到78.7kW,最大扭矩为135N.m,发动机还具有韩国现代所开发的CVVT技术,它是一种通过电子液压控制系统改变凸轮轴打开进气门的时间早晚,从而控制所需的气门重叠角的技术。
● 乘坐空间:两厢/三厢无差别
前面提到的瑞纳拥有2570mm的轴距,说它是个不错的数字也是比较而来的,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瑞纳大一个级别的速腾,它的轴距也只有2578mm,因此我们猜测瑞纳的车内空间也是很不错的。下面就由我们身高165cm的女编辑来为我们体验一下。
正常乘坐的情况下,前排约有一拳以上的空间,得益于头顶天窗,看起来更为豁亮。乘坐在后排时,头顶空间略有下降,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为了照顾车顶的曲线设计;来看腿部,我们就能体验出轴距所带来的优势了。另外,由于后车门板上没有设计储物格,也给横向空间带来很大的优势。但是后车门的储物格没了,实用性受到了一定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