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上周结果
目前,众多厂家纷纷推出配置“最新”技术的新车型,语音输入、智能副驾、数字化系统、自动泊车、自适应跟车、CVT等这些被包装成高精尖的汽车技术在中国市场受到追捧,这些技术真如宣传的那么神奇吗?您会为了高科技、高配置付出更多的价格吗?上周本报联合新浪汽车推出专题调查,结果显示,只有一成的调查参与者认为这些技术值得购买,三成多的调查参与者明确表示不值得购买,另有近六成的调查参与者态度中立,认为应从价格、整车品质和技术实用性等方面综合评估再做决定。
含有高科技高配置的车型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,但这些技术真的像厂家所吹嘘的那么神奇吗?本期广州日报.车天下的3.15专题调查中,记者对这些新科技逐一进行了剖析,结果显示,自动启停、自适应跟车系统在中国水土不服,该功能形同虚设;而智能副驾、语音输入、自动泊车作用表现一般;CVT节油效果明显夸大;而“数字化”大多是噱头,且价格远高出成本价数倍!
在读者眼里这些高科技到底是实用还是噱头呢?日报调查结果显示,三成多的调查参与者认为,这些是噱头,还不如换装两个安全气囊实在;另有三成多的调查参与者认为这些所谓高科技仅仅满足个别需求;只有两成多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实用。目前,不仅合资品牌不断推出富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,本土品牌也在科技之路上策马追赶。那么您怎么看本土品牌这一趋势?大多数的调查参与者表示,本土品牌走科技之路是必须,但首先要提高基础零部件的科技含量,显然,本土品牌还需要苦练基本功,过于追求所谓的高科技和高配置是舍本逐末之举。 (问卷分析/李光曼)